

- 宝利特获“福州市创新发展优胜企业”荣誉称号
- 10月份中国制造业PMI重回景气区间 三大指数同步回升释放积极信号
- 2024年1—8月皮革行业运行情况
- 前三季度福建省外贸进出口规模近1.5万亿元
- 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持续精准赋能纺织鞋服产业高质量发展
- 皮革行业增加“含绿量” 提升“含金量”
- 福州市侨联副主席一行赴福清基层调研访侨企
- 皮革行业发展态势向好
- 2020年宝利特碳足迹自核算及温室气体排放自核算报告报告
- 202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
- 企业专利
- 福建宝利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洁生产环境信息公示
- 防患未然,知防消防,共建和谐 ——记福建宝利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消防演练
- 山西省侨联党组书记、主席王维卿一行莅临宝利特调研指导
- 宝利特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“3•21”爆炸事故重要指示精神 和全省安全生产紧急会议精神及市委贯彻落实情况
- 2018年宝利特碳足迹自核算及温室气体排放自核算报告报告
- 2017年1~6月皮革行业利润总额完成情况分析
- 上半年福建省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6.4%
- 福建品牌海丝行活动今年开局良好
- 服装制作工等4类纺织服装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取消


新闻关注
欧洲二三线品牌看好中国市场寻找中国合作企业 |
发布者:cyoukitei 发布时间:2013-10-7 9:33:59 阅读:1417次 字体大小: 大 中 小 |
福建宝利特集团有限公司官方网站:www.cnpolytech.com || www.lidafujian.com 福建宝利特讯 “从去年开始,我们就希望能够组成一个10人的品牌对接咨询团队,但进展不太顺利,除了来自欧洲的几位经理人,目前在国内还有4个职位空缺。”日前,一家带着欧洲企业来到浙江的投资促进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,“优秀的品牌对接人才,很紧缺也很抢手。” 专业人才紧缺的背后,是越来越多的欧洲企业开始关注中国市场。和一些国际大品牌不同,他们限于销售规模和财力,更希望寻找中国本土的合作伙伴。而浙江的中小企业,也在其中寻找直接投资“出海”和借势转型升级的新机遇。 欧洲二三线品牌来浙寻合作 这个国庆节,新开张的海宁皮革城欧洲名品街迎来了第一拨消费者。进驻的26家商户,经营的商品是来自意大利、德国、法国、西班牙等国家的欧洲品牌时装、箱包等,其中许多是欧洲的“二三线”时装品牌。这些品牌受制于规模、财力等原因,无力大规模在中国布局,转而通过和中国企业合作的形式拓展市场。 在今年的CHIC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的海外展区上,欧洲品牌数量增加较为明显。其中来自意大利的服装服饰品牌数量,比去年增长了约60%。 前不久,在一场中国—丹麦企业合作发展论坛上,一批来自丹麦的时装品牌来到浙江寻找合作伙伴。丹麦方面负责人告诉记者,他们选择浙江作为投资推介的第一站,是希望能在浙江寻找有经销渠道、生产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投资伙伴。 品牌对接专业人才抢手 近来,一些来自欧洲的行业组织和企业协会开始在中国设立投资促进机构,希望能够搭建和中国企业沟通合作的平台。 哥本哈根风华雅咨询(北京)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贤告诉记者,现在许多欧洲品牌都积极需求与中国商业伙伴合作,有的公司正计划在中国设立公司来管理销售、品牌运作等。 许多欧洲二三线品牌对中国消费市场的了解知之甚少,而浙江的中小企业也缺乏合作的经验。因此,这种品牌对接的专业人才就非常抢手。陈伟贤说,一个品牌对接咨询师的要求很高,需要懂外语,有国外工作经验,有很好的沟通能力,了解专业领域,是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人才。 牵手洋品牌浙商需量力而行 欧洲二三线品牌对中国市场的热情,也给浙江企业带来了新机遇。 浙江上格时装已经和多家意大利企业建立合作关系,并向对方订购了产品。另一家和意大利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的省内箱包企业,下一步将考虑在意大利并购企业,实现“中国品牌,意大利制造”。 有业内人士认为,通过品牌引进、直接投资等形式交流合作,学习欧洲企业先进的生产方式、管理理念等,对浙江的中小企业来说,是一条转型升级的路径,同样能获得“走出去”的机会。 不过,大多数中小企业想搭上这样的机遇,仍有许多客观因素制约。省内一家服装企业的负责人朱先生表示,浙江许多中小企业,目前还是工厂型的,而不是品牌运营型的,同时也缺乏这方面合作的经验。因此,在和欧洲一些品牌对接时,就得考虑“量力而行”。 标签:人造革、合成革、PU革、PVC革、水性材料、箱包革、沙发革、汽车坐垫革、服装革。 |
下一篇:第21届中国辛集国际皮革博览会展现皮革文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