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- 宝利特获“福州市创新发展优胜企业”荣誉称号
- 10月份中国制造业PMI重回景气区间 三大指数同步回升释放积极信号
- 2024年1—8月皮革行业运行情况
- 前三季度福建省外贸进出口规模近1.5万亿元
- 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持续精准赋能纺织鞋服产业高质量发展
- 皮革行业增加“含绿量” 提升“含金量”
- 福州市侨联副主席一行赴福清基层调研访侨企
- 皮革行业发展态势向好
- 2020年宝利特碳足迹自核算及温室气体排放自核算报告报告
- 202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
- 企业专利
- 福建宝利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洁生产环境信息公示
- 防患未然,知防消防,共建和谐 ——记福建宝利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消防演练
- 山西省侨联党组书记、主席王维卿一行莅临宝利特调研指导
- 宝利特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“3•21”爆炸事故重要指示精神 和全省安全生产紧急会议精神及市委贯彻落实情况
- 2018年宝利特碳足迹自核算及温室气体排放自核算报告报告
- 2017年1~6月皮革行业利润总额完成情况分析
- 上半年福建省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6.4%
- 福建品牌海丝行活动今年开局良好
- 服装制作工等4类纺织服装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取消


新闻关注
合成革:德国密集通报我国鞋类产品中六价铬超标 |
发布者:cyoukitei 发布时间:2013-7-30 10:56:50 阅读:1405次 字体大小: 大 中 小 |
【福建宝利特讯】日前,欧盟REPAX连续发布7例鞋类通报,创下近两年鞋类通报的单周记录。其中6例对华通报,发布国为德国,原因是鞋内六价铬超标,易引起人体过敏;1例对罗马尼亚通报,发布国为保加利亚,原因是童鞋小附件易脱落,存在令儿童窒息的隐患。 截至7月12日,欧盟已发布41例鞋类通报,其中德国10例,原因全部是鞋类六价铬超标,占总通报数量的24.39%,这是近年来德国通报六价铬超标最密集的一次(2011全年9例,2012全年6例)。 2010年德国联邦食品、农业与消费者保护部发布G/TBT/DEU/11号通报,第18次修订消费品法,要求采用皮革生产的、并与皮肤长期接触的消费品,尤其是服装、表带、包、椅子、沙发、颈袋和皮革玩具等,六价铬含量不得超过3ppm。由此德国成为欧盟第一个也是唯一实施六价铬禁令的国家,其行为也对其他欧盟国家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导向和预期作用。 据统计,自德国出台六价铬禁令后,尚未相关立法的保加利亚、意大利、丹麦、法国、西班牙、波兰和比利时等国家相继对六价铬含量不得超过3ppm的产品也进行了通报。 值得注意的是,以往德国对于鞋类通报皆采取“自愿从市场撤回”的非强制性措施,而此次的6例通报中,有2例用了“禁止市场销售”的强制性措施,显示德国对于鞋类通报措施趋于严格。 为此,检验检疫部门提醒相关输德鞋类企业:选择合格的供应商,科学设定皮革进货检测方案,加强仓储和生产过程中六价铬的控制,严防产品六价铬超标,避免损失和被通报。 |
下一篇:轻视市场营销让鞋企面临高库危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