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- 宝利特获“福州市创新发展优胜企业”荣誉称号
- 10月份中国制造业PMI重回景气区间 三大指数同步回升释放积极信号
- 2024年1—8月皮革行业运行情况
- 前三季度福建省外贸进出口规模近1.5万亿元
- 福建省纤维检验中心持续精准赋能纺织鞋服产业高质量发展
- 皮革行业增加“含绿量” 提升“含金量”
- 福州市侨联副主席一行赴福清基层调研访侨企
- 皮革行业发展态势向好
- 2020年宝利特碳足迹自核算及温室气体排放自核算报告报告
- 202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
- 企业专利
- 福建宝利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洁生产环境信息公示
- 防患未然,知防消防,共建和谐 ——记福建宝利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消防演练
- 山西省侨联党组书记、主席王维卿一行莅临宝利特调研指导
- 宝利特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“3•21”爆炸事故重要指示精神 和全省安全生产紧急会议精神及市委贯彻落实情况
- 2018年宝利特碳足迹自核算及温室气体排放自核算报告报告
- 2017年1~6月皮革行业利润总额完成情况分析
- 上半年福建省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6.4%
- 福建品牌海丝行活动今年开局良好
- 服装制作工等4类纺织服装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取消


新闻关注
化工:福清江阴冲刺千亿化工新材料产业群 |
发布者:cyoukitei 发布时间:2013-7-5 13:18:46 阅读:2530次 字体大小: 大 中 小 |
来源:福州日报 || 福建宝利特集团有限公司 【福建宝利特讯】走进如今的江阴西部化工新材料片区,到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。 3年前,这里许多地方还是滩涂。现在,一座座高大建筑拔地而起。随着这里入驻项目相继动工、竣工,一个千亿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从纸上逐渐变为现实。 今天,向着千亿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,福清江阴进一步增速冲刺。 一条生产线: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单体产能国内最大 去年“5·18”,福建天辰耀隆新材料公司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在福清江阴正式动工。经过一年的紧张施工,桩基工程、地管安装工程已基本结束,几个主要装置土建基础工程已经完工,目前正在进行土建上部结构施工。“现在工期很紧,预计6月开始设备安装,年底机械设备安装竣工,预计2014年可开工生产。”公司副总经理卞明向记者介绍,目前项目已完成了注册资金(12亿元)的注资,项目备案、环评、安评报批工作也已完成。 据了解,己内酰胺是锦纶纺丝和工程塑料的重要原料。近年来,随着纺织产业的快速发展,国内己内酰胺市场存在较大的供需缺口,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,对外依存度高。仅长乐纺织化纤产业年需求量达40万吨以上。因此,在我国发展己内酰胺项目的市场潜力巨大,未来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。 “项目一期建设规模为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。”卞明介绍说,这将是目前国内单体产能最大的己内酰胺装置,投资额达42亿元人民币,项目用地1082亩,达产后产值可达45亿元左右,利税约5.5亿元。项目还争取在5年内形成200亿元投资规模,延伸发展产业链,进一步夯实江阴这个未来的国际级新型化工材料产业基地。 一条产业链: 年产值可达千亿循环驱动绿色发展 据了解,现在国内己内酰胺项目约7个。对未来的竞争,卞明充满了信心。 “我们的原材料很大一部分在工业区里面就能得到解决。”据卞明介绍,合成氨和氢气是己内酰胺的重要原料。这是福州耀隆化工集团公司的重要产品之一,而这家公司和天辰耀隆既是“邻居”,又是合作伙伴。 不仅如此,耀隆化工生产的一氧化碳、硝酸则是另一个“邻居”东南电化项目的原材料。像这类的产品互供,江阴化工企业还有很多。通过供需关系,他们之间就像被一条无形的循环链相互串联起来。 “这些在项目引进之初,就已经规划好了。”江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昱告诉记者,江阴半岛在开发过程中,坚持以循环经济促绿色发展。引进项目时,重点考虑是不是符合循环产业链的需要,对于非循环链的项目和污染严重的项目不予放行。在建设时,通过各种管道,把园区内的企业连接起来,实现原料直接输送,变成一个循环综合体,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。 企业小循环,产业中循环,区域大循环。因为资源利用最大化、生产过程集约化,循环经济能带来较大的成本优势,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。 这正是江阴循环产业链式发展的魅力。 一个千亿化工园区: 驱动闽江口金三角南翼腾飞 江阴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已入驻的6个项目中,中国软包装集团5个子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,中石化巴陵己内酰胺即将动建,东南电化、耀隆化工、天辰耀隆己内酰胺下半年可竣工或投产,福建宝利特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利达化工(福建)有限公司,环保增塑剂以及水性聚氨酯项目,预计明年可以投产。 其中,中国软包装集团是国内最大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(BOPP)生产企业,它在江阴投资的中景石化科技园项目,总投资150亿元,达产后年产值450亿元,并可拉动上下游实现产值300亿元,形成高效集聚的软包装产业链。 即将动建的大项目也令人期待。中国化工集团CPP项目总投资约350亿元,拟建设年产180万吨重油催化热裂解(CPP)及其一体化项目,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前期工作。中石油福建LNG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近日通过专家评审,正式落户江阴港区万安作业区,总投资约73亿元。这是为西气东输三线提供应急调峰的重大配套项目,一期建设规模为年接卸LNG300万吨,配套建设10万吨级码头等。该项目力争今年内动建,计划3年内投入使用,届时可望实现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。 这些大项目寄托了江阴真正腾飞、惊艳世人的远大梦想。经过几年建设,江阴建成的超千亿元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,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将具备较强的竞争力。 届时,江阴这条千亿化工产业链,如同一条巨龙,不仅驱动一个千亿级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的崛起,同时也将驱动闽江口金三角南翼的腾飞。 |
下一篇:合成革:未来十年我国制造业发展趋势